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博文列表> 「“疫”起防騙」這種詐騙手段升級,專門針對留學生!
你好,我是xx警官/xx檢察院的
你涉嫌洗黑錢
你的身份證被盜用
你銀行賬戶有犯罪行為
請你配合調查
別掛電話
按照我說的做
......
近期
“冒充公檢法”的犯罪分子
盯上另一個群體
海外留學生
網警蜀黍提醒大家
遇到疑似“冒充公檢法”詐騙電話
不要慌張
沉著冷靜看清騙子“套路”
案例一
留學生遭“特警”上門調查 ,差點損失30萬元
今年4月初的某天上午8點,在東南亞留學的北京市民林某接到自稱DBS星展銀行客服電話稱其銀行卡被盜用,在林某否認后客服主動稱可轉接電話至廣州市公安局進行確認、報警。
由于是跨境電話,一個叫韓杰的人自稱是廣州市公安局民警,通過通話軟件WhatsApp聯系林某稱其銀行卡確實已被盜用并涉嫌一起經濟案件,要求其配合調查。
在按照“韓警官”要求進行遠程筆錄并提交了身份證和護照信息之后,林某被告知11時左右有當地“特警”到他家送保密材料。果然,當地“特警”準時登門并交給林某一個黃色信封,要求其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打開簽字、拍照發給“韓警官”。
林某此時已對兩位“警察”的身份深信不疑,一切照做之后,“韓警官”發給林某一個網站鏈接,上面赫然出現寫有林某詳細個人信息的“通緝令”、刑事拘捕執行書。隨后該“特警”又將紙質“通緝令”給到林某,要求他簽字接受。
此時,林某已經被詐騙團伙深度洗腦,距離轉賬僅一步之遙。公安部刑偵局錢盾反詐預警系統將這一信息推送給北京警方的同時啟動錢盾反詐機器人進行智能勸阻,屬地公安也迅速聯系林某的父親
多方介入,對林某進行持續勸阻,最終林某意識到被詐騙,銀行卡內30萬元未轉入詐騙賬戶。
案例二
今年3月12日,留學生李某在海外接到自稱公安機關的電話,稱其涉及一起跨國洗錢詐騙案。要求其馬上同國內警方聯系并把電話轉接到“北京公安局”。對方發給李某一份拘捕令及資產凍結書,稱此案件重大需要保密且需要配合警方把自己銀行卡內的錢匯入指定安全賬戶進行調查。
李某因害怕就按對方要求操作先后多次將錢打入對方的銀行卡內,共計損失人民幣10萬元。
近日,收到不少留學生及家長反映稱接到“冒充公檢法”詐騙電話。其中還有不法分子冒充省廳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8月6日10時40分,廣東省公安廳總機接到郝女士來電反映稱,最近她在日本期間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公司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她有一個包裹被海關扣押,包裹內有護照、身份證等。并表示此事已讓省公安廳知道,稍后會有省廳工作人員聯系處理。
隨后,郝女士接到號碼為020-83832980的來電,有2名男子先后與事主通話。對方自稱是廣東省公安廳科長陳國強、劉偉強,稱郝女士涉及一宗詐騙200萬元的案件需馬上處理。
當得知郝女士在日本后,2人即讓其支付保證金。郝女士分多次向2名男子指定的賬戶轉入43.5萬元人民幣,隨后才發覺被騙。
經初查,作案人員在境外冒充省廳工作人員,通過改號軟件冒用省廳總機號碼020-83832980以事主身份證被他人冒用辦理銀行卡或包裹內有違禁品涉嫌重特大犯罪為理由,通過虛假“通緝令”或“財產凍結通知書”,騙取事主信任。
網警蜀黍在此提醒網友020-83832980是廣東省公安廳對外公布的總機電話號碼,不外撥,接到類似電話,切勿上當,如有疑問請撥打110咨詢和舉報
相比原來傳統的“冒充公檢法”詐騙
針對留學生的詐騙手段更新穎
也更有針對性
一些已不新鮮的詐騙套路
換上“新裝”重新登場
歸納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01
“涉嫌犯罪”詐騙
留學生會接到以國際物流公司、中國駐外使領館甚至公檢法單位名義的電話,稱其郵寄的非法包裹被攔截,并以“涉嫌洗錢”“已列入簽證黑名單”“將被驅逐出境”等一系列話術相威脅,騙取學生將錢款轉移到“安全賬戶”,以“接受調查”。這種騙局在留學圈極為常見,記住騙術最核心的一點就能準確識別——所有在電話中要求轉賬匯款、索取銀行賬戶等個人財務信息的幾乎可以肯定就是詐騙。
02
“綁架”詐騙
就在不久前,中國外交部“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近期海外連續發生多起針對留學生的詐騙案件,以“綁架”為名,使當事人及家屬蒙受巨大財產損失,身心健康亦受到嚴重影響。事實上,在不法分子不斷升級的騙術中,一些“綁架”詐騙已與“涉嫌犯罪”詐騙相糅合。比如,在不久前發生的一個電信詐騙的真實案例中,留學生被“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不法分子騙稱寄往上海的包裹中發現十幾張銀行卡與身份證,涉嫌卷入案件,威脅索要保釋金,留學生無奈只能再編謊向父母求助,當騙子發現有被揭穿的風險時,以不能泄露案情為名要求留學生不能與外界聯系,騙子借機聯系家長,謊稱留學生被“綁架”,由此索要百萬元贖金。
03
票務詐騙
騙子會要求先支付定金,再以轉款備注不能識別等理由要求重新打款,若是發現留學生起了疑心會百般勸說,甚至聲稱將給其退款,以騙得留學生信任。留學生需要注意的是,票務代理市場魚龍混雜,學生在購票前務必要辨別對方是否真的具有票務代理資質,可在一些專門查詢公司資質的平臺上先行了解,絕不可掉以輕心。
騙術雖頻繁“變臉”,但若稍加留心、仔細辨別就會發現騙子的話術漏洞百出。其詐騙核心就是利用留學生在國外與父母相距離較遠的特點實施詐騙,有些更因為時差無法保持日常頻繁的溝通,造成誤會的幾率較高。
作案手法分析
不法分子假冒中國駐外使領館、國內公檢法機關等名義進行詐騙,謊稱當事人涉及洗錢、偽造證件、販毒等罪行被通緝或者限制出入境,甚至上傳印有當事人照片的所謂“逮捕令”“管制令”,要求當事人配合國內公檢法機關調查,誘導當事人將資金轉入所謂“安全賬戶”進行“資金清查”。還會給你下發“逼真”的公文并發送。
待受害人相信答應配合資金審查、繳納保證金時,不法分子會一直暗示受害人“這是在幫你洗脫罪名,還你清白”等理由,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從而要求受害者轉賬至“安全賬戶”達到詐騙目的。
反詐提醒
1. 中國駐各使領館或公檢法機關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當事人領取包裹/信函、或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不會為當事人轉接國內公檢法機關電話進一步聯系,更不會索要賬戶信息及密碼、要求轉賬或匯款等。
2. 騙子大多使用的是篡改顯示號碼,或相近的號碼給事主撥打電話,所以當看到的來電顯示是真的大使館或公檢法機關號碼時,都不要相信。
仔細分析上述典型案例可發現
避免落入圈套的兩個關鍵點在于“溝通”和“求助”
“溝通”是指留學生與親友之間的雙向溝通,切忌在聯系受阻的情況下著急匯款,務必要保持冷靜和理性判斷
“求助”則能將產生的損失降到最小。若意識到可能被騙要立刻聯系當地警方、收款行所在地警方
并向匯、收款銀行報案,爭取凍結止付,同時可向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支持和幫助。
騙子無處不在,套路防不勝防!海外學子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不要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記住了!
凡提到這幾句話的
都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一、要求你絕對不能掛掉,并為你轉接電話
沒有誰有權利讓某人絕對不能掛電話,轉接的電話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個騙子的電話。
二、要求你必須開通網銀或者重新辦一張銀行卡
同樣,沒有人會強制性要求你去辦某一張銀行卡,遇到此類情況,請千萬不要去所謂的網站上透露自己的銀行卡信息。
三、要求你絕對不能和別人(尤其是警察)透露通話內容
警察蜀黍是最能幫你的人,如果連警察蜀黍都不能知道的事,那這件事肯定是壞事,就是騙子正在對你做的這件壞事!
四、要求你先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和他繼續通話
如果是警察蜀黍給你打電話,絕對不可能會有此類要求,找隱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騙子行騙,以免被人“多管閑事”,提醒了受害人。
五、要求加你微信,說有你的通緝令和逮捕令
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六、要求你接收一下你的法律文書或者點擊陌生鏈接、掃取陌生二維碼
法律文書是不可能通過網絡發給你的,如果你沒犯法,那更不可能會有所謂的文書,請千萬不要點擊陌生鏈接。
七、信誓旦旦地說要你去114查詢號碼,但又不讓你主動撥打該號碼
現在有個東西叫作“改號軟件”,它能把正確的號碼覆蓋在錯誤的號碼上,因此你手機上顯示的號碼會是某部門正確的電話,但他真正的號碼絕對不是你手機上顯示的這個。
八、要查你銀行賬戶,又要你將錢轉入“安全賬戶”
警察蜀黍是不會無緣無故來查你的錢的!即使查,也不可能通過所謂的“安全賬戶”來查!這個“安全賬戶”是完全不存在的!
網警蜀黍再次提醒
任何帳號密碼和短信驗證碼都是保護帳戶安全的重要信息,要嚴加保管,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
避免賬號被盜,銀行賬戶被盜刷
當同學們遇到此類詐騙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一旦被騙應及時向當地警方、國內公安機關報警
并提供相關轉賬記錄
文章來源:百家號“石河子網警巡查執法”
許艷 經驗: 10年 案例:1871 擅長:亞洲
本網站(www.aoji.cn,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